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区别是什么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主要区别在于眼球结构是否发生不可逆改变。真性近视是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导致的屈光不正,需佩戴眼镜或手术矫正;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引起的暂时性视力模糊,通过休息或药物可恢复。
1、病因差异
真性近视与遗传、长期近距离用眼等导致眼轴增长有关,眼球结构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假性近视多因用眼过度、照明不足等引发睫状肌持续收缩,属于功能性调节异常,无眼球器质性变化。
2、症状表现
两者均表现为远视力下降,但假性近视者闭眼休息后视力可能暂时改善,且伴有眼胀、视疲劳;真性近视视力模糊持续存在,可能伴随飞蚊症或夜间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3、诊断方法
需通过散瞳验光鉴别:使用阿托品滴眼液等睫状肌麻痹剂后,假性近视屈光度数消失或显著降低,真性近视度数变化不明显。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测量可辅助判断。
4、治疗方式
假性近视可采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松弛睫状肌,配合视觉训练。真性近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成年后可选激光角膜切削术或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无法逆转眼轴增长。
5、发展预后
假性近视及时干预可完全恢复,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真性近视随年龄增长可能加深,高度近视者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风险显著增加,需定期眼底检查。
建议青少年每半年进行专业验光检查,控制每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强光环境下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出现视物模糊、眼酸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买眼镜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