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不刷牙有什么危害 不刷牙容易导致口腔疾病
睡前不刷牙容易导致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滋生细菌,形成牙菌斑,长期积累可能引发牙龈炎、牙结石、口臭等问题。
1、龋齿
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发酵产酸,腐蚀牙釉质形成龋洞。初期可能无自觉症状,随着龋坏加深会出现冷热敏感、疼痛。可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等药物进行早期干预,严重者需填充治疗。
2、牙周病
牙菌斑中的细菌毒素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发展为牙周炎时会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伴随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症状。临床常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控制感染,重度病例需牙周手术治疗。
3、牙结石
未清除的牙菌斑与唾液矿物质结合钙化,形成坚硬沉积物压迫牙龈。牙结石表面粗糙更易堆积菌斑,形成恶性循环。可能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通过超声洁治可有效清除。
4、口臭
食物残渣经细菌分解产生挥发性硫化物,混合牙周炎分泌物会产生顽固性口臭。可能影响社交信心,需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抗菌制剂。
5、全身影响
口腔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引发心内膜炎、糖尿病并发症等。孕妇牙周感染与早产低体重儿相关,表现为持续性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加重。
建议每日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邻面。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控制甜食摄入频率,餐后清水漱口。出现牙龈自发出血、牙齿敏感等症状应尽早就诊,避免病情进展导致牙齿缺失。儿童需家长监督刷牙至7岁,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