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冷得发抖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冷得发抖可能与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体温调节功能减退

老年人因机体衰老,皮下脂肪减少及血液循环减慢,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寒冷环境下易出现发抖等代偿性产热反应。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适当增加衣物厚度。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常伴随怕冷、皮肤干燥、反应迟钝等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等因素有关。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3、贫血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产热减少。常见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建议检查血常规,确诊后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或维生素B12片等药物,同时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4、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初期可能出现寒战发抖,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5、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摄入不足导致热量和蛋白质缺乏,会使机体产热物质减少。需调整膳食结构,增加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补充营养。

老年人出现持续发抖应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穿着透气保暖的棉质衣物。饮食上可适量食用生姜、红枣等温补食材,避免生冷食物。若伴随意识模糊、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等急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