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血糖怎么办 掌握四招解决老人低血糖
老人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监测血糖、合理用药、随身携带应急食物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进食不足、运动过度、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老人应定时定量用餐,避免长时间空腹。主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糙米、燕麦等,搭配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加餐可食用含15克碳水化合物的饼干或半杯果汁,避免单次摄入过多高糖食物导致血糖波动。合并胃肠功能减退者需将三餐拆分为5-6次少量进食。
2、监测血糖
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波动规律。出现心悸、出汗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复测,血糖低于3.9mmol/L需及时处理。合并认知障碍的老人,家属需协助完成监测并建立血糖日志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合理用药
遵医嘱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使用格列本脲片等磺脲类药物时需警惕延迟性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预混胰岛素需严格按时注射。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等经肾排泄药物,可换用瑞格列奈片等短效促泌剂。
4、应急处理
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方糖等速效糖类食品,发作时立即食用15-20克糖分。意识不清者切勿强行喂食,应立即就医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症状缓解后需补充面包等长效碳水化合物,防止二次低血糖发生。
老人日常需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急救识别,避免清晨空腹锻炼。家属应学习低血糖急救措施,定期检查老人随身应急物品是否过期。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者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夜间床边放置含糖饮料。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胰腺CT等检查排除胰岛素瘤,必要时进行饮食联合心理干预改善进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