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是什么
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主要有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等。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诊疗技术,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宫腔病变并进行治疗。
1、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异常出血包括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非经期出血等情况。宫腔镜可明确出血原因,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宫腔镜可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检查时可能发现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异常等表现,需配合病理活检确诊。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宫腔占位性病变,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或不孕。宫腔镜能直观显示息肉大小、数量及基底情况,同时进行息肉电切术。术后可能出现轻微阴道出血,需预防感染。息肉易复发,术后需定期复查,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抑制内膜增生。
3、子宫黏膜下肌瘤
向宫腔内突出的黏膜下肌瘤可引起月经过多、贫血或不孕。宫腔镜可评估肌瘤大小、位置及对宫腔形态的影响,对直径较小的肌瘤可行电切术。手术需注意避免子宫穿孔,较大肌瘤可能需分次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宫腔粘连,需配合防粘连处理。
4、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多继发于宫腔操作或感染,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可分离粘连并放置防粘连材料。术中需注意保护正常内膜,严重粘连可能需多次手术。术后需雌激素治疗促进内膜修复,并尽早行宫腔镜复查评估疗效。
5、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
节育器嵌顿、断裂或位置异常时,常规取出可能失败。宫腔镜能准确定位节育器位置,在直视下取出残留部件,避免盲目操作导致子宫损伤。对于穿透子宫肌层的节育器,可能需联合腹腔镜手术。术后需影像学检查确认无残留及穿孔。
宫腔镜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1个月。观察阴道出血增多、发热等异常情况,术后1周复查超声评估宫腔恢复。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促进创面愈合。术后3个月经周期后需复查宫腔镜评估内膜修复情况,计划妊娠者需遵医嘱选择合适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