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压缩性骨折是什么意思
胸椎压缩性骨折是指胸椎椎体因外力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高度降低的骨折类型,常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或受外力冲击者。
胸椎压缩性骨折多由垂直压缩力引起,椎体前部承受压力后发生塌陷变形,形成楔形改变。骨质疏松是主要诱因,骨量减少使椎体抗压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即可引发骨折。外伤性骨折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暴力作用,椎体瞬间承受超过耐受限度的压力。病理性骨折与肿瘤转移、骨髓炎等疾病相关,骨质破坏后轻微应力即可断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形成,加速骨量流失,增加骨折风险。骨折后局部出现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可能伴随神经压迫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
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使用胸腰支具固定保护。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疼痛可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椎体成形术适用于疼痛持续或椎体高度丢失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骨折。康复期应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每日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