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引起腹痛如何缓解
急性阑尾炎引起的腹痛可通过禁食、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镇痛药物、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急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禁食
急性阑尾炎发作时应立即禁食,减少胃肠蠕动对炎症部位的刺激。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等维持机体需求。若盲目进食可能加重腹痛,甚至导致阑尾穿孔。
2、静脉补液
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可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补液量需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脱水程度调整,同时监测尿量及生命体征。补液有助于维持循环稳定,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3、抗生素治疗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可控制腹腔感染。抗生素需覆盖肠道常见需氧菌和厌氧菌,通常联合用药。用药前需评估过敏史,治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4、镇痛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注射液等可缓解疼痛,但须在明确诊断后使用。避免过早使用强效镇痛药掩盖病情。用药期间观察疼痛变化,若持续加重需警惕穿孔可能。
5、手术切除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开腹手术是根治方法,适用于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预防穿孔及腹膜炎。术后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切口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腹痛。术后恢复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出现持续右下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