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为什么要做骨穿
EB病毒感染后若出现持续发热、肝脾肿大或血常规异常等情况,通常需要做骨髓穿刺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或评估感染严重程度。EB病毒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少数情况下与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相关。
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EB病毒感染后若伴随外周血细胞异常或无法解释的全身症状,需通过骨穿明确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受累。EB病毒可激活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骨髓检查能直接观察细胞形态、比例及有无肿瘤细胞浸润。对于长期发热伴肝脾肿大的患者,骨穿有助于鉴别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骨髓标本还可进行EB病毒DNA检测,辅助判断病毒载量及感染活跃度。
儿童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EB病毒后更易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等,此时骨穿能快速明确病因。若骨髓检查提示噬血现象或异常淋巴细胞克隆,需警惕继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部分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者需定期骨穿监测病情进展。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完善骨穿检查,术后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感染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西蓝花,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