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脏支架的利与弊揭秘 三大解释了解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手术的利与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分析,主要有利处包括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弊端可能涉及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风险、需长期服药等问题。
1、改善心肌供血
心脏支架通过机械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快速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能有效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术后多数患者运动耐量显著提升,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
2、缓解心绞痛
药物难治性心绞痛患者植入支架后,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支架通过物理支撑血管壁,解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问题,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恢复。
3、降低心梗风险
不稳定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支架植入可稳定斑块并保持血管通畅。对于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严重狭窄的高危患者,支架手术能显著降低猝死和大面积心梗概率。
4、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内皮过度增生可能导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约5-10%。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病变患者风险更高。新型药物涂层支架虽能降低再狭窄率,但仍需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通畅情况。
5、长期抗栓治疗
支架植入后需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2个月,出血风险可能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心脏支架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出现胸痛复发、牙龈异常出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术后1、3、6、12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评估支架功能,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