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与慢性胃炎如何区分开来
十二指肠溃疡与慢性胃炎可通过典型症状、发病规律及内镜检查结果区分。主要鉴别点包括疼痛特点、伴随症状、病变部位及病理特征。
1、疼痛特点
十二指肠溃疡多表现为空腹时上腹钝痛或灼痛,进食后缓解,夜间痛醒较常见,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特征。慢性胃炎疼痛多为隐痛或胀闷感,与进食无明确关联,部分患者餐后加重,疼痛持续性较强但程度较轻。
2、伴随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常伴反酸、嗳气,严重者可出现黑便或呕血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慢性胃炎更易出现早饱感、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有舌苔厚腻、口臭等非特异性表现。
3、病变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病灶多位于球部前壁,胃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整齐伴充血水肿。慢性胃炎病变弥漫于胃黏膜,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萎缩,可见黏液斑或出血点。
4、病理特征
十二指肠溃疡病理可见黏膜缺损达肌层,底部覆有坏死组织,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慢性胃炎病理分型包括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前者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后者可见腺体减少或肠化生改变。
5、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溃疡多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升高。慢性胃炎主要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或自身免疫导致,胃泌素17水平在萎缩性胃炎中异常。
建议患者出现持续上腹不适时及时进行碳13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餐并控制情绪压力。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十二指肠溃疡常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胃炎可选用胶体果胶铋胶囊、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两类疾病均需完成规范疗程并定期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