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治疗前的评估内容有哪些
髋臼骨折治疗前的评估内容有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合并伤评估、麻醉风险评估等。髋臼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需全面评估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影像学检查
X线片是髋臼骨折的基础检查,包括骨盆前后位、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CT扫描能三维重建骨折形态,评估关节面受累情况,对复杂骨折尤为重要。MRI适用于怀疑合并软组织损伤或隐匿性骨折的情况,可显示韧带、软骨及周围肌肉损伤。
2、体格检查
需评估患肢有无畸形、肿胀及压痛,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神经血管检查重点包括坐骨神经、股神经功能评估,观察有无足下垂或感觉异常。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可辅助判断骨盆环稳定性,但需谨慎操作避免二次损伤。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检查为麻醉做准备。凝血功能检查对拟行手术治疗者必不可少,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还需检测心肌酶、脑钠肽等指标,排除潜在内科疾病。
4、合并伤评估
高能量创伤常合并颅脑、胸腹脏器损伤,需排查有无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危重情况。其他部位骨折如脊柱、四肢骨折需同步评估,避免漏诊。对于开放性骨折需紧急处理创面,预防感染发生。
5、麻醉风险评估
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基础疾病严重程度。老年患者需重点评估骨质疏松程度及内科合并症,影响内固定方式选择。对于多发伤患者,需协调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确定手术时机。
髋臼骨折患者需绝对卧床制动,避免患肢负重,可使用冰敷缓解肿胀疼痛。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愈合进度调整康复计划。出现发热、患肢麻木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警惕深静脉血栓或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