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的症状有哪些 浅析黄水疮的两个典型症状
黄水疮即脓疱疮,其典型症状为皮肤脓疱和黄色厚痂。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具有接触传染性。
1、皮肤脓疱
初期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水疱,迅速发展为直径2-5毫米的薄壁脓疱,周围绕有红晕。脓疱内容物初期呈淡黄色清亮液体,24-48小时后变为浑浊脓液,疱壁易破溃形成糜烂面。脓疱可能单发或簇集分布,常伴有轻度瘙痒或灼热感。该症状与细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破坏皮肤角质层有关,需注意避免搔抓导致病灶扩散。
2、黄色厚痂
脓疱破溃后渗出液与坏死组织混合形成蜜黄色或黄褐色厚痂,痂皮干燥后边缘常翘起呈领圈状。痂下可见湿润糜烂面,去除痂皮后易出血。厚痂具有特征性"蜜糖样"外观,是脓疱疮区别于其他皮肤感染的重要标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见金黄色厚痂,链球菌感染则多见暗黄色痂皮,混合感染时痂层更厚且易复发。
脓疱疮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患儿应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挠传播。衣物床单需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有助于皮肤修复。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损扩散,提示可能发生败血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须立即就医。临床常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