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食物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晕乏力、脱水休克等。急性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病毒污染食物或误食有毒物质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
进食被污染食物后1-6小时内可能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胃液,严重时可伴随胆汁反流。患者需暂时禁食,呕吐缓解后少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电解质紊乱。若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或出现血性呕吐物,需立即就医排除消化道出血。
2、腹痛腹泻
肠毒素型食物中毒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和水样腹泻,如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常见于海鲜类食品。腹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同时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出现黏液脓血便或持续腹痛需排查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感染。
3、发热寒战
侵袭性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志贺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伴随38℃以上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可配合物理降温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控制体温,但需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肠出血。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必要时需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
4、头晕乏力
肉毒杆菌毒素中毒早期可出现视物模糊、眼睑下垂等神经症状,伴随明显乏力。误食霉变甘蔗可能产生3-硝基丙酸导致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嗜睡。此类中毒需立即洗胃并注射抗毒素血清,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普通食物中毒引起的乏力多与脱水有关,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后可缓解。
5、脱水休克
严重腹泻呕吐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时,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脱水征象,婴幼儿可见囟门凹陷。快速补液是抢救关键,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出现意识模糊、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时,需紧急救治防止多器官衰竭。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品,保留食物样本供检测。轻症患者可卧床休息并少量多次补充含糖盐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饮料。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或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中毒时,须立即送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治疗。日常需注意食物冷藏保存、生熟分开、彻底加热,海鲜类食品建议烹调后2小时内食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