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炎性浸润期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压疮炎性浸润期的典型表现主要有皮肤红肿热痛、局部硬结、表皮破损渗液、周围皮肤温度升高、可能出现水疱或糜烂。
1、皮肤红肿热痛
炎性浸润期压疮的早期表现是受压部位皮肤发红,按压后红色不消退,伴随局部温度升高和疼痛感。这种红肿由局部微循环障碍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炎性渗出。患者可能主诉灼热感或刺痛,皮肤触诊有紧绷感。护理需避免继续受压,使用减压敷料保护创面。
2、局部硬结
病变区域皮下组织出现质地坚硬的结节,触诊可感知明显边界。这是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沉积的结果,提示真皮层已受损。硬结周围可能伴水肿,皮肤失去正常弹性。此时需加强翻身频率,避免硬结部位摩擦,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环。
3、表皮破损渗液
表皮层出现浅表溃破,创面有淡黄色透明渗出液,可能混有少量血液。渗液中含有炎性介质和蛋白质,容易滋生细菌。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后覆盖亲水性敷料,保持创面适度湿润。禁止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防止加重表皮损伤。
4、周围皮肤温度升高
病灶周边2-3厘米范围内皮肤温度较其他部位明显增高,红外测温仪检测温差可达1-2℃。这是局部代谢加快和血管扩张的表现,可能伴随脉搏搏动感。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温度变化趋势,持续升温可能提示感染进展。
5、水疱或糜烂
部分患者会出现浆液性水疱,疱壁薄易破裂形成糜烂面。水疱产生源于表皮层与真皮层分离,内含炎性渗出物。对于完整水疱应保留疱皮保护创面,已破溃的糜烂面需预防性使用银离子敷料。避免撕脱残余表皮,防止创面加深。
压疮炎性浸润期护理需坚持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分散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状况。营养支持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发现创面渗液增多、有异味或周围红肿扩大时,应及时就医处理。康复期可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