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婴儿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可通过禁食减压、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婴儿肠梗阻可能与肠旋转不良、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性腹膜炎、肠粘连等因素有关。
1、呕吐
呕吐是婴儿肠梗阻的早期典型症状,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或粪渣。肠旋转不良引起的呕吐多呈喷射状,肠套叠则伴随阵发性哭闹。需立即禁食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或开塞露辅助通便,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2、腹胀
腹胀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腹部皮肤发亮,可见肠型蠕动波。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胎粪性腹膜炎可能出现腹壁红肿。需进行胃肠减压,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行腹腔穿刺引流。
3、排便异常
完全性梗阻时无排便排气,不完全梗阻可能排出少量黏液血便。肠套叠患儿粪便呈果酱样,胎粪性腹膜炎可见胎粪延迟排出。可采用生理盐水灌肠缓解症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肠套叠需空气灌肠复位。
4、哭闹不安
阵发性剧烈哭闹伴蜷缩体位是肠套叠特征表现,肠绞痛发作时面色苍白。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医生可能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镇痛,同时进行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5、脱水休克
持续呕吐腹泻可导致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严重时出现四肢冰凉、意识模糊。需立即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必要时输血扩容抢救。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喂养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与排便情况。就医后配合腹部X线或超声检查,术后需循序渐进恢复喂养,首选母乳或深度水解配方奶。日常注意观察婴儿腹部软硬程度与进食反应,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避免过早添加固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