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什么意思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存在于肝细胞中的一种酶,简称ALT,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检测值升高,临床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1、肝脏损伤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胞浆内,健康人群血清中含量较低。当肝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时,ALT会大量渗入血液,其数值升高程度与肝细胞损伤范围呈正相关。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均可引起ALT异常,需结合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综合判断。
2、代谢功能参与
该酶在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转氨基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将氨基转移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这一过程对糖异生和氨基酸分解代谢至关重要。肝脏病变时该代谢途径受阻,可能引发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3、检测注意事项
采血前24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部分抗生素、他汀类药物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健康成人ALT正常参考值通常为9-50U/L,不同医疗机构试剂盒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孕妇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生理性轻度升高。
4、异常升高原因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LT可升高超过正常值20倍,慢性肝炎活动期常维持在2-5倍水平。非酒精性脂肪肝、胆道梗阻、心肌梗死等疾病也可导致不同程度升高。需注意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增高,建议间隔1周复查。
5、临床管理原则
发现ALT升高应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腹部超声等检查。轻度升高者可先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持续超过正常值3倍需考虑抗病毒或保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定期监测ALT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病变。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出现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肝功能异常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必要时进行肝纤维化无创评估。使用中药或保健品前应咨询医师,防止药物性肝损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