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应该做什么检查

血小板增多性紫癜需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活检、基因检测、凝血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可能与遗传因素、骨髓增殖异常、炎症反应、缺铁性贫血、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栓形成等症状。

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应该做什么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是诊断血小板增多性紫癜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变化辅助判断病情。血小板计数持续超过450×10⁹/L时需警惕,同时需观察白细胞和红细胞参数排除其他血液疾病。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影响结果。

2、骨髓穿刺活检

骨髓穿刺活检可明确骨髓增生程度及巨核细胞形态,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常显著增生且成簇分布,伴纤维化时需结合病理染色评估。检查后需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防止出血,24小时内避免沾水。

3、基因检测

JAK2V617F、CALR或MPL基因突变检测对确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具有特异性,约90%患者存在上述突变。基因检测需抽取外周血或骨髓样本,采用PCR或测序技术分析,有助于指导靶向药物治疗选择。检测前需确认近期未输血以避免假阴性。

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应该做什么检查

4、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D-二聚体检测可评估出血或血栓风险。血小板功能亢进时可能出现凝血时间缩短,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会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检查需空腹采血,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干扰结果。

5、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脾脏大小及血流情况,约2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伴脾肿大。多普勒超声能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或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提高成像清晰度,但可饮用少量清水。

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应该做什么检查

确诊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后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导致出血。饮食宜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限制动物内脏及酒精摄入以防血栓。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胸痛、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警惕血栓或出血危象。日常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但须严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