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肿胀瘀斑、畸形以及合并损伤症状。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导致,可能伴随血管神经损伤或内脏器官破裂,需及时就医评估。
1、局部压痛
骨盆骨折患者常在髂骨、耻骨联合等部位出现明显压痛,按压时疼痛加剧。骨折处可能存在骨擦感,轻微活动可诱发剧烈疼痛。需通过X线或CT检查明确骨折范围,避免误诊为软组织损伤。
2、活动受限
患者常因疼痛无法翻身、坐起或站立,下肢活动时骨盆区域疼痛显著。严重骨折可能导致骨盆环不稳定,表现为被动活动时异常移动。临床常用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辅助诊断,但需谨慎操作防止二次损伤。
3、肿胀瘀斑
骨折后48小时内会阴部、腹股沟或臀部可能出现进行性肿胀,伴随皮下瘀斑。若出现广泛性瘀斑提示可能存在腹膜后血肿,需警惕失血性休克。需与软组织挫伤鉴别,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关键。
4、畸形
严重骨盆环断裂可导致肉眼可见的骨盆变形,如双下肢不等长、髂骨翼不对称等。开放性骨折可能出现皮肤破损或骨端外露。此类情况属于骨科急症,需立即固定并处理合并伤。
5、合并损伤症状
可能伴随尿道损伤引起的血尿、直肠损伤导致的便血,或腹腔脏器破裂引发的腹膜刺激征。神经损伤表现为会阴区感觉异常或下肢肌力下降。需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或感染。
骨盆骨折患者应绝对卧床制动,使用骨盆带临时固定,避免随意搬动。恢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加强钙质和蛋白质摄入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警惕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合并神经损伤者需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最大限度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