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儿童心率低于正常范围,通常由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传导异常引起。主要有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原因。
1、生理性因素
部分健康儿童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睡眠状态、长期运动训练的运动员儿童。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心率。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就医排查。
2、药物影响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可能导致心率下降。家长需核对孩子近期用药史,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心动过速,须严格遵医嘱执行。
3、心脏疾病
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损伤窦房结功能,患儿除心率减慢外还可出现胸闷、活动耐量下降。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可能需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安装临时起搏器,严重者需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
4、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肌电活动,血钾低于3.5mmol/L时可能出现心率减慢伴肌无力。建议家长注意孩子饮食均衡,出现呕吐腹泻时及时补液。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需在监护下缓慢输注。
5、迷走神经亢进
排便、咳嗽等刺激可能通过迷走反射引发一过性心率下降,通常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家长应教导孩子避免屏气用力,发作时保持平卧位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者需排除血管迷走性晕厥可能。
发现儿童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钟时,家长应记录发作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擅自使用提升心率的药物。日常保证充足睡眠与适度运动,限制含咖啡因饮料摄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学龄期儿童建议每年体检时增加心脏听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