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监测?要做的事其实不多,不妨记一下
慢性肾病就像个"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发现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但别慌,掌握几个居家监测小技巧,就能把健康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其实需要做的事情真不多,关键是要做对!
一、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1、观察尿液变化
注意尿量、尿色和泡沫情况。正常尿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如果出现持续泡沫增多、颜色变深或尿量明显减少,就要提高警惕。建议用透明容器接尿观察更准确。
2、测量血压
早晚各测一次,记录在固定本子上。测量前静坐5分钟,保持手臂与心脏平齐。血压值超过140/90mmHg就要引起重视。
3、称体重
每天早晨空腹排便后测量,穿相似衣物。短期内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提示水肿,减少则可能是营养不良。
二、每周要做的健康检查
1、水肿自查
用手指按压小腿前侧5秒后松开,凹陷超过2秒不恢复就是水肿迹象。同时观察眼睑是否浮肿。
2、饮食记录
记录三天饮食情况,重点观察蛋白质摄入是否合理。可以用手机拍照记录更直观。
三、每月不能忘的重要事项
1、尿液试纸检测
药店有售的尿蛋白试纸,操作简单。建议每月检测,出现"+"号要及时就医。
2、药物整理
检查药品是否充足,近效期药物要优先使用。过期药物及时处理,不要随意增减药量。
四、每季度必须完成的功课
1、化验复查
即使感觉良好,也要定期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建议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带上既往检查结果方便医生对比。
2、营养评估
检查是否有贫血症状,比如容易疲劳、面色苍白。可以观察指甲是否变薄易碎,这些都是营养状况的窗口。
记住,居家监测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把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就像给健康上了道保险。肾病管理贵在坚持,从今天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守护你的肾脏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