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一直“赖着”不走?我们试着给女性朋友们找了几个原因
月经周期紊乱总让人心烦意乱,特别是当"大姨妈"迟迟不肯离开时,更是让人坐立不安。这种看似平常的身体信号,其实藏着不少健康密码。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那些让月经"赖床"的真相。
一、激素水平失调是常见元凶
1、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
当这两种女性激素的平衡被打破时,子宫内膜脱落就会变得不规律。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月经周期。甲亢可能导致经期缩短,甲减则容易造成经期延长。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种内分泌疾病会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表现为月经稀发或经期延长。
二、器质性病变不可忽视
1、子宫肌瘤
特别是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导致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2、子宫内膜息肉
这些良性的赘生物会干扰子宫正常收缩,造成不规则出血。
3、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会引起经期延长和严重痛经。
三、生活方式的影响
1、过度节食减肥
体脂率过低会影响激素分泌,很多严格节食的女性会出现闭经或经期紊乱。
2、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月经周期。
3、剧烈运动
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常见月经异常,这与能量消耗过大有关。
四、药物因素需警惕
1、紧急避孕药
含大剂量孕激素,可能造成当次月经提前或推迟,下次月经异常。
2、抗凝药物
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3、精神类药物
部分抗抑郁药可能干扰下丘脑功能,间接影响月经。
当月经持续超过7天,或出血量明显增多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做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平时可以记录月经周期情况,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都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记住,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出现异常千万别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