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实质回声欠均匀是什么意思
肝实质回声欠均匀是超声检查中描述肝脏组织结构的术语,通常提示肝脏存在轻微病变或生理性改变。可能由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炎、肝囊肿、肝血管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1、脂肪肝
肝脏脂肪沉积会导致超声下回声增强且分布不均。轻度脂肪肝可能无显著症状,中重度可能伴随右上腹隐痛、乏力。建议控制体重、低脂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药物改善肝细胞代谢。
2、肝纤维化
慢性肝损伤后纤维组织增生可表现为回声增粗。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蜘蛛痣。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乙肝患者需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延缓纤维化。
3、慢性肝炎
肝炎活动期肝细胞水肿坏死可致回声不均匀。常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替诺福韦酯片,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同时配合双环醇片保肝治疗。
4、肝囊肿
先天或获得性囊性病变在超声中表现为局灶性无回声区。较小囊肿无须处理,大于5厘米的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需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或腹腔镜手术切除。
5、肝血管瘤
良性血管畸形在超声中呈高回声团块。多数无须治疗,巨大血管瘤伴出血风险时可考虑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撞击肝区。
发现肝实质回声欠均匀后,建议完善肝功能、病毒学检查或CT/MRI进一步明确病因。日常需戒烟酒、避免滥用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出现持续肝区疼痛、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