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常见表现有哪些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常见表现主要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等。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指周围神经的炎症性病变,可能与感染、代谢障碍、中毒、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
1、感觉异常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患者常出现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的麻木、刺痛、蚁走感或烧灼感。这些感觉异常通常从手指和脚趾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减退或过敏。感觉异常可能与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或轴突变性有关。
2、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是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典型表现,患者可出现四肢远端肌力减退,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困难、握力下降、足下垂等。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特别是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和下肢远端肌肉。运动障碍通常呈对称性发展,可能与运动神经纤维受损有关。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皮肤干燥、出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胃肠功能紊乱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障碍或性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与自主神经纤维受损有关,通常出现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
4、反射减弱或消失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患者常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其是跟腱反射和膝反射。这是神经传导功能受损的表现,通常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反射异常的程度与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5、肌肉萎缩
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肌肉体积减小、肌力明显下降。肌肉萎缩通常发生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与神经长期失营养和废用有关。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蛋类等。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功能,但应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加重。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