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有哪些临床表现
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失血性休克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的病理过程。
1、面色苍白
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这与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有关。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四肢湿冷、口唇发绀等表现。此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心率增快
失血性休克时心脏通过代偿性心率增快来维持心输出量,患者心率通常超过100次/分。随着休克进展,可能出现心律不齐。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3、血压下降
收缩压低于90mmHg是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标志,脉压差常缩小。血压下降表明失血量已超过全身血容量的30%。此时需紧急输血,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4、意识模糊
随着休克加重,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这与脑组织灌注不足有关。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5、尿量减少
尿量少于30ml/h提示肾脏灌注不足,是休克的重要监测指标。严重者可出现无尿。需要留置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同时积极纠正休克状态。
失血性休克属于急危重症,一旦发现相关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外伤,有出血倾向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