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的预防和诊断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但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它侵入人体,主要在细胞内生存。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5种对人有致病性,其中肺炎支原体是使宝宝致病的“祸首“。当病人打喷嚏、咳嗽时,或者近距离接触病人的时候。肺炎支原体就会随飞沫传播,进入被感染的宝宝呼吸道,引起孩子的呼吸道感染。
从肺炎支原体的传播途径就可以知道,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如果家里有支原体感染的人,或者孩子上学,参加集体生活,集体中有支原体感染病人,就可能被传染。一般以3岁左右的孩子居多。预防的方法就是,如果家里有咳嗽的人,要戴口罩,防止传播,并注意洗手,因为很多的飞沫传播疾病,都是通过孩子的手互相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只要及时治疗,很少转变为肺炎。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不同,越小的孩子发烧的越少,可能只出现咳嗽,但是1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感染,可能喘息比较厉害。大一些孩子可能出现高烧,甚至持续多天,如果4岁以上孩子不明原因的高烧,按照常规感染治疗不能收效的,一定要考虑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一般用排除性的方法,因为从儿童的疾病谱来看,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其次是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如果按照前面两种情况治疗孩子的咳嗽等症状缓解不了,要考虑支原体感染,比较有意义的是支原体抗体的滴度检测,如果孩子有相关的症状,查出来支原体抗体进行性升高,可以诊断。
2个月婴儿肺炎早期症状
两个月婴儿肺炎的早期症状会有吃奶差、咳嗽、呛奶、吐沫、喉中有痰的表现,同时会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一部分婴儿可能会有发烧,病情比较重的婴儿可能会有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呼吸急促,甚至会有喘憋。两个月婴儿肺炎早期症状,由于婴儿比较小,不一定会有伴随发烧,所以体温正常也比较常见。如果数呼吸,会比较快,一般会超过每分钟50次,心率有时候也会增快,这个时候如果去拍个胸片就能够发现有肺炎的表现。
吸入性肺炎多久能治愈
胎粪吸入性肺炎往往发生在新生儿的身上,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胎粪吸入的多少患儿往往会出现皮肤青紫、发绀、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会出现三凹征以及低氧血症。如果吸入因素能去除,比如由于某一次醉酒后恶呕吐物吸入引起,酒醒后不会存在吸入因素了,这种情况,可能治愈的时间相对短。新生儿肺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有什么
重症肺炎护理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重点还要监测血压,避免发生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应该指导患者进食一些优质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牛肉、瘦肉,增加营养。重症肺炎的患者应给予一级护理和特级护理,患者发热要及时给与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肺炎,是指肺部的肺泡、肺间质出现发炎的症状。肺炎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肺炎、慢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倘若是幼儿性肺炎,则可能症状不明显,只有轻微的咳嗽,那么一般肺炎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呢?
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1.寒战、高热
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
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
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
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倘若有以上症状发生,则可能是感染了肺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就诊时机,但是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肺炎还是很好治愈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抗感染,这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舒畅的心情,相信很快就会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