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牙齿周炎几个月后出现白垢是什么
牙齿周炎治疗后出现的白垢可能是牙菌斑或牙结石的初期沉积物,也可能与修复材料残留、牙齿脱矿或口腔黏膜病变有关。主要有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再形成、修复材料氧化、牙釉质脱矿、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原因。
1、牙菌斑堆积
口腔清洁不彻底时,细菌在牙面形成生物膜,初期呈现白色软垢。牙周炎治疗后牙龈退缩可能暴露更多牙根面,增加菌斑附着风险。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并定期使用牙线清理邻面。牙周炎患者可选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
2、牙结石再形成
唾液矿物质沉积于菌斑硬化形成牙结石,初期呈白垩色。牙周炎治疗后若未定期洁治,龈下结石可能重新钙化。吸烟、唾液成分异常等因素会加速该过程。需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顽固结石可采用超声波刮治。
3、修复材料氧化
治疗中使用的临时充填材料或粘接剂可能发生氧化变色。玻璃离子水门汀暴露于口腔环境后,表面会逐渐形成白垩样沉积。此类情况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永久修复体,避免材料降解刺激牙周组织。
4、牙釉质脱矿
酸性环境导致牙齿矿物质流失,表现为白垩斑。牙周炎患者常伴口干症状,唾液减少加剧脱矿风险。可使用含氟化亚锡的再矿化凝胶,严重脱矿需渗透树脂修复。避免频繁摄入碳酸饮料等酸性食物。
5、口腔念珠菌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可能引发念珠菌病,表现为可刮除的白色伪膜。糖尿病患者及戴义齿者风险更高。确诊需进行真菌培养,治疗常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或氟康唑口服,同时需加强义齿清洁。
建议每日使用牙缝刷清洁牙周袋,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牙龈损伤。含茶树精油或聚维酮碘的漱口水可辅助抑制细菌。定期复查时需进行牙周探诊检查,若白垢伴随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需及时进行牙周系统治疗。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减少精制糖摄入以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