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萎缩是怎么产生的 盘点导致睾丸萎缩的6种情况
睾丸萎缩可能由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症、睾丸扭转、内分泌紊乱、药物或放射损伤等6种情况引起。睾丸萎缩是指睾丸体积缩小、功能减退,可能伴随生精障碍或雄激素分泌不足。
1、睾丸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睾丸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腮腺炎病毒、大肠杆菌等。急性期表现为睾丸红肿热痛,慢性炎症可能逐渐导致睾丸组织纤维化萎缩。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或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
2、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可能引发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和缺氧,长期病变会导致生精上皮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阴囊坠胀感,站立时可见蚯蚓状曲张静脉。轻度可通过阴囊托带缓解,重度需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3、隐睾症
睾丸未降入阴囊而滞留腹腔或腹股沟管时,高温环境会导致生精细胞凋亡。2岁前未手术矫正的患儿成年后睾丸萎缩概率显著增加。治疗需采用睾丸固定术,青春期后发现的隐睾通常需切除以防癌变。
4、睾丸扭转
睾丸系膜过长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精索扭转,6小时内未复位会造成睾丸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痛伴睾丸位置上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流信号消失。黄金抢救期为发病后4-6小时,需急诊行睾丸复位固定术。
5、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异常时,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睾丸发育不良。常见于卡尔曼综合征、垂体瘤等疾病,表现为第二性征缺失和血清睾酮降低。需补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液或十一酸睾酮软胶囊。
6、药物或放射损伤
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化疗药物或盆腔放射治疗可能直接损伤生精上皮。环磷酰胺片等烷化剂对生殖细胞毒性较强,累计剂量超过10g时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放疗剂量超过2Gy即可能引起暂时性少精症。
日常需避免睾丸部位长时间高温环境,减少骑行等压迫阴囊的运动。定期自查睾丸体积和质地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泌尿外科。生育期男性可考虑冷冻保存精液,内分泌因素导致萎缩者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避免擅自服用影响性腺功能的药物,接触放射线时做好生殖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