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怎么检查 检查小儿慢性腹泻的3个方法须知

小儿慢性腹泻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粪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慢性腹泻通常指病程超过2周的排便次数增多或性状改变,可能由感染、过敏、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引起。

小儿慢性腹泻怎么检查 检查小儿慢性腹泻的3个方法须知

1、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小儿慢性腹泻的基础项目,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脂肪滴等异常成分。该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感染、炎症或吸收不良等情况。若发现寄生虫卵或虫体可明确寄生虫感染,检出轮状病毒抗原有助于病毒性肠炎诊断。检查前需采集新鲜粪便样本,避免尿液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2、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可评估腹泻导致的脱水程度和营养状况。严重腹泻患儿可能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长期腹泻可导致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识别食物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肠病。采血前需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规格的采血针。

小儿慢性腹泻怎么检查 检查小儿慢性腹泻的3个方法须知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适用于怀疑存在肠道结构异常的患儿。超声可观察肠壁厚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对诊断克罗恩病、肠套叠等具有参考价值。钡餐造影能显示肠道蠕动功能和黏膜病变,但需注意造影剂可能加重腹泻症状。CT检查仅在怀疑复杂病变时考虑使用,因辐射问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

小儿慢性腹泻怎么检查 检查小儿慢性腹泻的3个方法须知

对于慢性腹泻患儿,家长需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详细饮食史和生长发育曲线。检查期间应保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皮炎。母乳喂养儿母亲需注意回避可疑过敏食物,配方奶喂养儿可尝试换用低乳糖或深度水解配方。恢复期建议给予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低渣饮食,逐步增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含果胶食物。若检查发现明确病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