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急性肠胃炎怎么办
1岁宝宝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患病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改为少量多次喂养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液体。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需稀释至1/2浓度。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米粉、土豆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口服补液,优先选择低渗口服补液盐溶液。观察尿量保持每6小时排尿1次以上,若出现尿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禁止直接饮用运动饮料或未稀释果汁。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散(Ⅲ)能补充丢失的电解质,按说明书用温开水调配。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菌群平衡。三种药物均需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吸收效果。
4、使用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抑制致病菌繁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促进黏膜修复。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益生菌对病毒性胃肠炎效果较好,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呕吐物带血、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明确病原,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头孢克肟颗粒用于细菌感染,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体温、排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期继续补充锌制剂2周,可降低复发概率。保持奶瓶餐具煮沸消毒,接触排泄物后彻底洗手。2周内避免添加新辅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部分病原感染。若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或加重,须再次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