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四个检查了解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四种。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中耳积液及听力损伤程度,需由耳鼻喉科医生综合评估结果。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按压耳屏、牵拉耳廓等方式观察是否诱发疼痛,初步判断外耳道及鼓膜情况。若鼓膜内陷或呈琥珀色,可能提示中耳积液。此检查无须特殊设备,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耳镜检查
使用耳镜可直观观察鼓膜状态,典型表现为鼓膜浑浊、光锥消失或液平面。电子耳镜能放大图像,更清晰识别鼓膜细微变化。检查前需清理外耳道耵聍,避免影响观察结果。
3、声导抗测试
通过测量鼓膜对气压变化的反应,判断中耳功能。分泌性中耳炎多显示B型或C型鼓室图,提示中耳负压或积液。该检查对儿童诊断价值较高,可客观反映咽鼓管功能障碍程度。
4、纯音测听
用于评估听力损失情况,典型表现为传导性耳聋,气导阈值升高而骨导正常。儿童需配合行为测听法。听力下降程度与积液量相关,但需排除感音神经性耳聋等合并症。
确诊分泌性中耳炎后,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急性期可尝试吞咽、打哈欠促进咽鼓管开放。若反复发作或持续3个月未愈,需考虑鼓膜置管等治疗。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听力反应,避免长期积液影响语言发育。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黏膜分泌物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