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狭窄怎么回事,怎么办
椎间孔狭窄可能由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肥厚、脊柱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是椎间孔狭窄的常见原因,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可压迫神经根。患者可能出现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时疼痛加重。治疗需卧床休息,避免弯腰负重,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迈之灵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骨质增生
椎体边缘骨赘形成会导致椎间孔容积减小,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腰部僵硬感,可能伴有间歇性跛行。急性期需减少活动量,可配合超短波等理疗,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成形术。
3、韧带肥厚
黄韧带等脊柱韧带发生增生肥厚时,可能从后方挤压椎间孔。患者常有晨起腰部酸胀的症状,活动后稍缓解。保守治疗包括核心肌群锻炼、牵引疗法,顽固性症状需行椎管减压术。
4、脊柱外伤
车祸或高处坠落等外伤可能导致椎体骨折移位,造成继发性椎间孔狭窄。这类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需立即制动并影像学检查。稳定性骨折可尝试支具固定,不稳定骨折需手术复位内固定。
5、先天性发育异常
少数患者因椎弓根短小等先天因素导致椎间孔容积不足,青少年期即可出现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根性疼痛,保守治疗效果有限,通常需要手术扩大椎间孔。
椎间孔狭窄患者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荷。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促进骨骼健康。急性发作期建议佩戴腰围保护,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肌肉萎缩。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及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