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胃炎母乳注意什么 小儿肠胃炎母乳注意三点
小儿肠胃炎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调整、喂养卫生和观察患儿反应三点。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进食刺激性或易致敏食物,哺乳前后严格清洁双手及乳房,同时密切监测患儿排便、体温及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持续腹泻、呕吐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哺乳期母亲需减少高脂、高糖及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患儿胃肠负担。牛奶、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可能通过母乳诱发或加重患儿过敏反应,建议暂时限制。可增加小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蒸鱼、鸡胸肉。患儿腹泻期间,母亲可适量饮用淡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喂养卫生
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清洗乳房及乳晕,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产品。接触患儿前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患儿餐具、奶瓶每日煮沸消毒。母亲若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应暂停哺乳,挤奶丢弃并就医。储存的母乳需标注时间,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
3、观察反应
记录患儿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稀水样便或血便需警惕细菌性肠炎。呕吐后30分钟内避免喂奶,防止误吸。若患儿出现嗜睡、眼窝凹陷、超过6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立即就诊。母乳喂养可少量多次进行,单次哺乳时间缩短至5-10分钟。
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维持泌乳量。患儿恢复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根据消化能力调整频次。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测量患儿体重,若连续3天体重下降或进食量不足平日一半,需儿科评估营养支持方案。居家护理期间注意开窗通风,患儿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