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完乙肝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需注意局部护理、体温监测、饮食调整和异常反应观察。主要事项包括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摩擦、24小时内避免沾水、监测发热情况、暂不添加新辅食、观察皮疹或持续哭闹等不良反应。
1.局部护理
接种后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衣物摩擦或抓挠。24小时内不宜洗澡以防感染,若需清洁可用温水毛巾避开针眼擦拭。局部出现轻微红肿属正常反应,无须特殊处理,通常2-3天自行消退。若红肿直径超过3厘米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2.体温监测
接种后1-3天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建议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更安全。低热时可减少衣物散热,适当增加母乳或温水摄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考虑其他感染因素,应就医排查。
3.饮食调整
接种后48小时内建议维持原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者按常规比例冲调,不宜突然更换奶粉品牌。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应暂停引入新食材,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等。接种当天可适当增加喂哺频次,但避免过度喂养。
4.异常观察
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罕见不良反应,如全身性荨麻疹、面部肿胀、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过敏反应。注意精神状态变化,持续嗜睡或烦躁哭闹超过6小时需警惕。出现抽搐、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轻微食欲减退或睡眠不安通常在1-2天内自行缓解。
5.日常防护
接种后1周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注意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维持适宜温湿度。接触婴儿前家长应规范洗手,患病家庭成员需隔离。按时完成后续剂次接种,建议使用疫苗接种提醒APP记录时间节点。
接种后应维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应答。避免穿戴过紧衣物压迫注射部位,可选择宽松棉质内衣。两周内暂缓进行其他疫苗接种,如需接种其他疫苗应间隔至少14天。记录接种时间及反应情况,定期体检时向医生反馈。若出现接种部位化脓、高热惊厥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并告知接种史。完成全程三针接种后1-2个月可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确认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