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骨折后如何护理 老年人腿骨折的3个护理技巧分享
老年人腿骨折后可通过保持患肢固定、预防并发症、科学康复训练等方式护理。老年人腿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保持患肢固定
骨折后需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移动导致二次损伤。护理时需观察固定装置是否松动,肢体末端有无肿胀发紫。若使用髋部骨折牵引术,需定期检查牵引重量和体位。翻身时需保持患肢与躯干同步移动,避免剪切力。
2、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易引发坠积性肺炎,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注意观察下肢有无疼痛肿胀。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骼愈合。
3、科学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家属辅助屈伸膝关节。中期借助助行器练习负重,从10%体重开始逐步增加。后期可进行水中行走训练减少关节负荷。训练中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避免过度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
老年人骨折愈合较慢,护理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日常需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卧室需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预防再次跌倒。若出现发热、患肢剧痛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