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白血病和白血病的区别是什么
类白血病和白血病是两种不同的血液系统异常,类白血病是机体对感染、炎症等刺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而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类白血病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或出现幼稚细胞,但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病因去除后血象可恢复正常。常见诱因包括严重感染、结核病、恶性肿瘤、急性溶血或大出血等。患者可能出现原发病相关症状如发热、咳嗽、贫血,但无白血病特异性表现如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抑制等。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如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细菌感染、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无须针对血象特殊处理。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细胞类型分为髓系和淋巴细胞白血病。典型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及器官浸润表现。诊断需骨髓穿刺发现白血病细胞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治疗需联合化疗如注射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片,部分患者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疾病进展可导致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日常需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点、发热等异常表现,类白血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白血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预防感染。两类疾病均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避免接触苯等化学毒物,保持均衡饮食以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