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通过B超检查辅助诊断,B超能显示肝脏脂肪浸润程度、肝实质回声增强等特征性表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表现主要有肝区回声增强、肝内血管模糊、肝脏体积增大、深部回声衰减、胆囊壁显示不清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检查

1、肝区回声增强

肝脏脂肪变性导致肝细胞内有大量脂滴沉积,超声声束在通过脂肪组织时发生散射和反射,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这种增强通常呈现为“明亮肝”,回声强度超过肾脏皮质和脾脏。随着脂肪浸润程度加重,回声增强会更明显,但需注意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回声改变鉴别。

2、肝内血管模糊

正常肝脏超声中门静脉分支及肝静脉管壁显示清晰,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由于脂肪沉积使肝实质回声增强,与血管壁回声对比度降低,导致肝内血管边界模糊甚至消失。重度脂肪肝可能出现门静脉主干“消失征”,但通过调整探头角度或压迫腹部可能重新显示。

3、肝脏体积增大

脂肪沉积可导致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B超测量肝右叶斜径超过12-14厘米或剑突下长度超过5厘米提示肝脏增大。肝脏边缘变钝,但表面仍保持光滑,这与肝硬化时的结节状改变不同。动态监测肝脏体积变化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检查

4、深部回声衰减

超声束在通过脂肪肝组织时能量逐渐衰减,表现为肝脏深部区域(靠近膈肌部分)回声强度明显减弱,甚至显示不清。这种现象与声波在脂肪中的吸收特性有关,程度与脂肪浸润正相关。检查时需调整增益设置以提高深部结构显示率。

5、胆囊壁显示不清

由于肝脏回声增强导致声学界面反差降低,胆囊壁可能显示模糊或难以辨认,称为“胆囊壁消失征”。但真正胆囊壁病变如胆囊炎时会出现壁增厚或分层,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鉴别。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胆囊胆固醇沉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B超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B超检查前应空腹8-12小时,减少胃肠气体干扰。检查时需配合呼吸动作以充分显示肝右叶及膈顶部。B超作为筛查手段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但确诊需结合肝功能检测、FibroScan或肝活检等综合评估。日常需控制体重、限制高脂饮食并增加有氧运动,定期复查监测肝脏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