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术主要适应症有哪些
结肠造口术主要适用于直肠癌、结肠癌、先天性肛门闭锁、肠梗阻、严重肠道外伤等疾病。手术目的是通过人工造口解决排便问题或治疗原发疾病。
1、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距离肛门较近时,常需切除肛门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直肠癌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方案,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
2、结肠癌
左半结肠癌导致肠腔狭窄或梗阻时,可能需临时性造口缓解症状。结肠癌可能与高脂饮食、结肠息肉恶变等因素相关,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贫血、消瘦等。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配合使用伊立替康注射液、雷替曲塞注射液等药物。
3、先天性肛门闭锁
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无法正常排便时,需紧急行结肠造口术。该病属于胚胎发育异常,可能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初期造口为过渡性治疗,待患儿生长至合适体重后再行肛门成形术。
4、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等急症导致肠管坏死时,需切除病变肠段并行造口。肠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后,需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预防感染。
5、严重肠道外伤
腹部贯穿伤或钝性伤导致肠破裂时,若无法一期吻合则需造口。外伤后常伴有腹腔感染,需紧急清创并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控制感染。待损伤修复3-6个月后,可考虑造口还纳手术。
结肠造口术后需定期更换造口袋,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产气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日常注意观察造口颜色及排泄物性状,出现红肿、出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术后初期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待体力恢复后可进行适度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