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孩子得急性中耳炎
预防孩子得急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避免二手烟暴露、科学喂养、及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实现。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
1、保持鼻腔通畅
感冒或过敏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家长需及时清理孩子鼻腔分泌物,婴幼儿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轻柔清理。避免用力擤鼻涕,教导孩子单侧交替擤鼻,防止压力将病原体推入中耳。过敏性鼻炎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2、避免二手烟暴露
烟草烟雾会刺激咽鼓管黏膜,导致其肿胀和功能障碍。家长应禁止在室内吸烟,外出时避免带孩子停留在烟雾密集区域。吸烟家庭成员需更换衣物并洗手后再接触儿童。长期二手烟暴露还可能增加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概率,表现为耳道流脓伴剧烈疼痛。
3、科学喂养
婴儿喂奶时需保持头高位,避免平躺姿势喂食导致乳汁反流。奶瓶喂养时选择合适流速奶嘴,防止呛奶。添加辅食后避免过硬食物划伤口腔黏膜。反复呛奶可能引发中耳炎,伴随拒食、哭闹等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
4、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能显著降低中耳炎发病率。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流感疫苗需每年秋季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通常1-2天自行缓解。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前需咨询医生评估禁忌证。
5、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接触自然光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饮食中适量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食物,维护呼吸道黏膜完整性。集体生活儿童在疾病高发季可短期服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孩子抓耳、摇头等异常动作,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急性中耳炎发作期间应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变化加重病情。若出现持续高热、耳后红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耳内镜检查,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治疗。恢复期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鼓管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