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哪些症状可以判断患上了盆腔炎
盆腔炎可通过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排尿不适、月经异常等症状判断。盆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需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确诊。
1、下腹疼痛
盆腔炎患者通常出现持续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伴随盆腔充血或输卵管肿胀。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需警惕输卵管脓肿或盆腔腹膜炎。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伴有尿频尿急。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并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2、异常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呈脓性或黄绿色是典型表现,可能带有异味。分泌物异常与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症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与细菌性阴道病鉴别,后者分泌物多为灰白色。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阿奇霉素分散片对抗衣原体感染,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3、发热寒战
急性盆腔炎常伴随体温超过38℃,严重者出现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提示感染扩散至输卵管或卵巢,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需与阑尾炎、异位妊娠等急腹症鉴别。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住院观察。
4、排尿不适
约三成患者出现排尿疼痛、尿频或里急后重感,因炎症刺激膀胱或尿道所致。需尿常规排除尿路感染,若合并尿道炎需加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注意与间质性膀胱炎鉴别,后者无感染指标异常。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5、月经紊乱
可能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与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卵巢功能有关。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性不孕。需超声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可配合益母草颗粒调节月经,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盆腔炎患者应避免性生活至症状完全消失,每日温水清洗会阴但禁止阴道冲洗。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限制高糖食物以免影响免疫功能。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采用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慢性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所有药物治疗需完成全程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须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防止进展为慢性盆腔痛或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