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血常规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血常规检查前需注意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停用干扰药物、保持情绪稳定、穿着宽松衣物等事项。

1、空腹要求

血常规检查通常要求空腹8-12小时,期间仅可饮用少量白开水。空腹状态能减少食物消化吸收对血液成分的干扰,尤其是避免血脂、血糖等指标异常升高。但空腹时间不宜超过14小时,否则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影响结果准确性。婴幼儿或特殊人群可遵医嘱调整空腹时间。

2、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运动会导致白细胞计数暂时性升高、乳酸脱氢酶等酶类指标异常。建议检查前静坐休息15分钟再采血,避免爬楼梯后立即检测。长期运动人群需提前告知医生运动习惯。

3、药物干扰

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检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异常。建议提前3天与医生沟通用药情况,非必需药物可暂缓服用。必须服用的药物需在化验单上注明。

4、情绪管理

紧张焦虑可能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变化或血糖波动。检查前可通过深呼吸缓解情绪,儿童可由家长陪伴安抚。晕血者建议采取卧位采血,并提前告知采血人员。

5、采血准备

穿着袖口宽松的衣物便于暴露肘静脉,避免穿脱困难导致血压波动。冬季采血前可搓热双手促进血液循环。采血后需按压针眼5分钟以上,24小时内避免穿刺部位沾水或提重物。

血常规检查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帮助补充采血造成的微量血液损失。检查当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24小时内不宜饮酒。若出现穿刺部位淤青可进行冷敷,持续肿胀需就医排查凝血功能异常。建议将检查结果与既往报告对比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异常结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