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有哪些危害 慢性肾炎的四个危害
慢性肾炎的危害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电解质紊乱以及贫血。慢性肾炎可能由免疫异常、感染、高血压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并遵医嘱治疗。
1、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炎持续进展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单位逐渐丧失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素氮积累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治疗需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
2、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炎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风险。可能与肾脏排钠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需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脂,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干预。
3、电解质紊乱
肾脏调节能力下降易引发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失衡状态。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与醛固酮分泌异常、维生素D活化障碍相关。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碳酸钙D3片纠正钙磷代谢异常。
4、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和铁利用障碍会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可能与肾脏内分泌功能减退、尿毒症毒素蓄积有关。治疗可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琥珀酸亚铁片补铁。
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吸收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出现水肿或血压波动时应及时就诊,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