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结区域缺血坏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血管痉挛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晕厥、乏力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确诊。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可遵医嘱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等药物。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时,可能累及传导系统。常见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后,表现为心悸伴随低热,实验室检查可见心肌酶谱升高。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等营养心肌药物。
3、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过量使用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功能。典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心率骤降,需立即停药并监测血药浓度。严重时可静脉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或临时起搏治疗。
4、先天性心脏病
胚胎期房室结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先天性传导障碍,常合并房间隔缺损或法洛四联症。儿童期即可出现活动后青紫,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部分患者需早期行心内膜垫修补术。
5、心脏手术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或室间隔修补术中可能机械损伤传导系统,术后即刻出现持续心动过缓。需术中放置心外膜起搏导线,后期评估是否需永久起搏器植入。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不适症状。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限制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外出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心室率变化。出现黑朦或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起搏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