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有什么症状 胃肠型感冒的四个症状揭晓
胃肠型感冒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胃肠型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不适。
1、呕吐
呕吐是胃肠型感冒的典型症状之一,多因病毒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部痉挛。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物质。儿童患者呕吐频率可能较高,家长需注意防止脱水,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性呕吐物,应及时就医。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轮状病毒感染时粪便常带有酸臭味。腹泻期间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可食用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注意臀部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防止尿布疹。
3、腹痛
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与肠蠕动加快有关。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热敷腹部可缓解轻度疼痛,但需警惕阑尾炎等急腹症。若腹痛持续加重或转移至右下腹,须立即就诊排除外科急症。
4、发热
发热程度多为低至中度,体温通常在38℃左右,部分诺如病毒感染者可能无发热。物理降温时可使用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浴。高热不退或伴随惊厥时需及时医疗干预。退热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胃肠型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餐具需煮沸消毒,便后严格洗手。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应前往消化内科或儿科就诊。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