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与肌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韧带与肌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X线平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CT扫描、关节造影等。
1、X线平片
X线平片主要用于排除骨折或关节脱位等伴随损伤,对韧带与肌腱的直接显示能力有限。当韧带附着点出现撕脱性骨折时,X线可见骨片影;慢性损伤可能显示钙化灶。该检查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能动态观察韧带与肌腱的连续性、厚度及血流信号。急性损伤表现为纤维束断裂、局部低回声区;慢性损伤可见增粗、钙化或瘢痕形成。超声对表浅结构分辨率高,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深部韧带评估受限。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评估软组织损伤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韧带肌腱的解剖层次。T2加权像上水肿或出血呈高信号,完全断裂可见纤维不连续;慢性损伤表现为增厚或变薄。该检查无辐射,可多平面成像,但对金属植入物患者有限制。
4、CT扫描
CT扫描对骨性结构的显示优于MRI,三维重建能评估韧带附着点损伤。当伴有复杂骨折或关节面受累时,CT可辅助制定手术方案。但对单纯韧带肌腱损伤的软组织对比度较差,通常需结合造影增强。
5、关节造影
关节造影通过注入对比剂显示关节囊和韧带轮廓,适用于肩关节盂唇或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造影剂外溢提示韧带撕裂,但属于有创检查,现已逐渐被MR关节造影替代。
韧带与肌腱损伤后应避免过早负重活动,急性期可采用RICE原则处理。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补充富含胶原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定期影像学复查可动态评估愈合情况,严重损伤需考虑手术重建。不同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劣,临床需根据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综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