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体温37.3℃正常吗
月经期间体温37.3℃通常是正常的,可能与激素变化或基础体温升高有关。若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或体温持续超过37.5℃,需警惕感染或其他疾病。
女性在月经周期中,体温会受孕激素影响呈现周期性波动。排卵后至月经前,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部分女性月经初期体温仍维持在37℃左右。这种生理性体温升高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释放、盆腔充血等因素相关,通常无不适感,体温多在1-3天内自行回落。日常可多喝温水、避免剧烈运动,帮助身体调节。
少数情况下,体温升高可能与生殖系统感染有关,如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常伴有下腹坠痛、异常分泌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持续低热。若体温超过37.5℃持续两天以上,或伴随寒战、严重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月经期应注意休息保暖,避免受凉加重不适。建议每日同一时间段测量体温,选择晨起卧床安静状态下测量更为准确。记录体温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原因,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症状。保持外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卫生用品,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