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如何护理
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鼻腔清洁、用药规范、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和预防复发。
1.鼻腔清洁
术后需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血痂和分泌物。冲洗时保持头部前倾,避免用力擤鼻。可配合医用鼻腔喷雾保持湿润,但禁止自行使用棉签或器械掏挖鼻腔。冲洗后观察是否有异常出血或脓性分泌物。
2.用药规范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以及减轻水肿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细菌感染。用药期间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诊。禁止擅自调整药量或停药。
3.饮食调整
术后1周内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羹促进组织修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禁止饮酒、吸烟,减少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药物代谢。
4.生活管理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动作及乘坐飞机,防止鼻腔压力变化引发出血。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面部肿胀。保持室内湿度,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粉尘刺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打喷嚏。
5.复查监测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定期鼻内镜复查,观察黏膜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鼻塞、头痛、发热或嗅觉减退需提前就诊。长期随访可配合鼻窦CT评估,警惕真菌复发或并发细菌性鼻窦炎。
术后恢复期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用嗓和接触污染环境。日常可进行温和的散步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3个月内禁止游泳和潜水。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出现38摄氏度以上发热或鼻腔大量鲜红色出血应立即就医。建立规律的鼻腔护理习惯,有助于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