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和甲状腺肿大。
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可能通过血行播散或邻近组织炎症扩散至甲状腺。患儿常突发颈部前侧剧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下颌,伴随高热、寒战和吞咽困难。甲状腺区域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皮温升高,触诊时甲状腺质地变硬且有明显压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提示炎症压迫喉返神经或气管。
1、感染途径
细菌可通过咽部、扁桃体等邻近感染灶直接蔓延至甲状腺,或经血行播散来自远处感染源。先天性梨状窝瘘是儿童特有的感染通道,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脓液。
2、典型症状
患儿多以高热起病,体温可超过39℃,甲状腺区呈持续性跳痛,头部活动时加重。甲状腺超声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区伴液性暗区,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需与亚急性甲状腺炎鉴别,后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且无化脓表现。
3、并发症风险
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脓肿压迫气管引发窒息,或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脓肿破溃后可形成颈部瘘管,炎症蔓延至纵隔则危及生命。治疗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
4、诊断方法
除体格检查外,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颈部CT增强扫描及穿刺液培养。甲状腺功能通常正常,但严重感染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既可明确病原体,又能引流脓液缓解症状。
5、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是关键,经验性用药需覆盖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形成脓肿者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合并梨状窝瘘者待感染控制后行瘘管切除术。恢复期应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促进组织修复。
患儿发病期间需卧床休息,用冰袋冷敷颈部减轻肿胀,选择流质饮食避免吞咽疼痛。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呼吸费力或声音改变。恢复后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关注甲状腺功能状态。日常注意增强体质,及时治疗龋齿、中耳炎等潜在感染灶,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