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会有哪些并发症 脊髓损伤的四个并发症须知
脊髓损伤可能引发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呼吸系统并发症等。脊髓损伤后因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易导致多种继发性损害,需通过规范护理和医学干预降低风险。
1、压疮
脊髓损伤患者因局部长期受压且感觉丧失,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压疮。皮肤持续缺血缺氧可导致组织坏死,表现为红斑、水疱或溃疡。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严重者需清创换药,必要时采用负压引流技术促进愈合。
2、泌尿系统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常见问题,残余尿量增加易诱发膀胱炎、肾盂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尿液浑浊或血尿。需定期导尿并监测尿常规,间歇导尿优于留置导尿。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3、深静脉血栓
下肢肌肉泵功能丧失导致血流淤滞,加上凝血功能异常,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皮温升高,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日常需穿戴弹力袜,被动活动踝关节。确诊后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严重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4、呼吸系统并发症
高位脊髓损伤可影响膈肌及肋间肌功能,导致肺活量下降、排痰困难,引发肺炎或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气促、痰液黏稠。需定期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严重呼吸肌麻痹需气管切开,配合机械通气治疗。
脊髓损伤患者需坚持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家属应定期检查皮肤状况。排尿障碍者限制咖啡因摄入,呼吸功能受损时避免平卧位进食。所有并发症预防重于治疗,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