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怎么治疗 髌骨脱位的4方法你掌握了吗
髌骨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髌骨脱位通常由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失衡、韧带松弛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急性髌骨脱位时可通过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医生会通过特定手法将脱位的髌骨推回正常位置,操作时需注意避免二次损伤。复位后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效果,并评估是否合并骨折或软骨损伤。手法复位后通常需要配合支具固定保护膝关节。
2、支具固定
髌骨复位后需使用膝关节支具固定4-6周。支具可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防止髌骨再次脱位,同时允许适度屈伸活动避免关节僵硬。固定期间应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拆除支具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和炎症,盐酸乙哌立松片减轻肌肉痉挛,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关节软骨。药物治疗需配合其他康复措施,不可长期依赖药物。慢性髌骨不稳患者可考虑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关节润滑,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手术治疗
反复脱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调整髌骨轨迹,胫骨结节移位术改变髌骨受力方向。术后需严格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活动需求和解剖特点个体化制定。
髌骨脱位患者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转向动作,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荷。可进行直腿抬高、静蹲等低强度训练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日常行走建议穿支撑性好的运动鞋,上下楼梯时注意动作缓慢。若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或再次脱位感应及时复诊。长期随访中需关注髌骨轨迹和软骨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