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内固定失效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术后需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预防措施包括早期进行踝泵运动,使用气压治疗仪,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患者如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肺部感染
术后卧床可能导致肺部分泌物积聚,加之老年人肺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如出现感染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3、压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坏死。好发于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预防措施包括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垫等辅助器具。如已发生压疮,需及时进行创面处理,必要时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愈合。
4、泌尿系统感染
术后留置导尿管或排尿困难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尽早拔除导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如发生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5、内固定失效
骨质疏松或过早负重可能导致内固定松动、断裂等。表现为患处疼痛加重,活动受限。预防措施包括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骨质疏松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发生内固定失效,可能需再次手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饮食上应保证足够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